pic

民大・师者|黄胜:以“胜”守初心,深耕微生物研究的“筑梦者”

编者按: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涌现了一批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典范。他们团结协作、锐意进取、创新实践、教书育人,为民族高等教育事业贡献了智慧和力量。为讲好民大生动故事,全面营造学校高质量发展氛围,学校党委宣传部、党委教师工作部联合推出《民大・师者》专栏。今天带你走进医学部黄胜老师的故事……


他从生物工程专业起步,扎根微生物天然产物研究,在实验室攻关与乡土需求的契合点拓展新方向,用熬出的科研突破、改出的教学新局和沉下的育人真心,践行“让学术种子生长在乡土土壤”的承诺,他就是医学部教师黄胜。十年间,他以初心“胜”过浮华诱惑,以坚韧“胜”过科研险阻,以热忱“胜”过育人难关,用行动诠释着一名乡土教育者的“胜”者之道。

黄胜日常办公


“胜”在初心:从实验室到乡土的“耕耘者”

从湖北大学生物工程专业起步,到华中农业大学微生物学硕士、武汉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黄胜的学术道路始终围绕“微生物天然产物”稳步前行。师从邓子新院士和虞沂教授的经历,让他在放线菌活性物质开发领域扎下了坚实根基。

博士毕业时,大城市的优质资源和发展机遇近在眼前,但黄胜心中始终牵挂着家乡鄂西的热土。“读书时就想着,学成后一定要回到家乡做点实事,把学到的知识用在熟悉的土地上。”这份朴素的乡土情怀,让他毅然放弃外地优厚offer,选择入职44118太阳成城集团。

黄胜带领团队获得“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证书

初入校园,学科差异带来了新的挑战。为了让研究更贴合地方需求,他主动打破学科壁垒,将深耕多年的微生物技术与当地丰富的民族药资源相结合,开启了民族药治疗肝病的相关探索。如今走进他的实验室,放线菌培养皿、基因编辑试剂整齐摆放,这些科研器材的背后,是他以初心“胜”过距离、让科研落地乡土的不变追求。


“胜”在坚韧:在微观世界破解真问题的“攻坚者”

“做科研不是为了发论文,而是要解决真问题。”这是黄胜一直坚守的科研信条,也是他以坚韧致“胜”的核心密码。他的研究领域涵盖微生物合成生物学、微生物天然产物开发与民族药理学,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多篇学术论文发表于中科院一区期刊。

科研路上的坚韧底色,在他读博期间就已铸就。那时导师出国交流,整个实验室的研究推进重任落在了他肩上。“那段时间他几乎以实验室为家,早上七点多就到,深夜才离开,周末从没休息过。”同窗好友回忆道,“有一次实验数据异常,他连续熬了三个通宵排查原因,饿了啃面包、喝矿泉水,眼睛布满血丝也不肯停,最终攻克难题,把成果发表在中科院一区顶刊。”

黄胜带领学生进行科研实验

这份对科研的执着,始终贯穿他的研究生涯。他的实验室里,培养着能合成抗肿瘤、抗菌活性物质的放线菌,通过解析这些微生物天然产物的合成机制,弄清每个原子、基团的来源,再利用合成生物学重构途径,既能创造活性更高的新化合物,也能为提升现有药物产量提供新方案,以专业“胜”过技术难关。

本科时期,他开展的“微生物降解角蛋白”项目早已彰显科研初心——仅用一周时间就能将鸡鸭羽毛转化为氨基酸饲料,为养殖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率的解决方案,以实用“胜”过无用之功。而立足“世界硒都”恩施的地域优势,他也将硒代谢研究作为重点方向,计划通过解析硒的人体代谢机制,为当地群众“科学补硒”提供坚实理论支撑,助力地方健康产业发展,以担当“胜”过科研功利化。


“胜”在热忱:在育人心田里播撒的“引路人”

“实验室从2016年开了就没关过门。”这是黄胜常说的一句话,更是他以热忱传“胜”的育人写照。在教学中,他不仅注重知识传授,更看重学生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始终坚持“能力优先于成果”的育人理念。

“黄老师常常告诫我们不能盲目地追竞赛奖项,他认为解决问题才是关键。”他的学生回忆道,“有次我做实验反复失败,心态崩溃,是黄老师陪着我逐一排查步骤,还分享了他当年科研受挫的经历鼓励我。最终我们不仅完成实验,还发表了论文,这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让我受益终身。”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学生团队多次斩获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国家级奖项,以传承“胜”过单纯说教。

黄胜指导学生比赛获得的部分证书

课堂上,他总能把《生物化学》这类抽象课程变得生动易懂。带着学生模拟代谢通路,采集民族药材活性数据,让课本里的化学基团与家乡自然资源建立紧密联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力是选择的底气,荣誉只是能力的副产品。”这是他常对学生说的话,也深深影响着每一位学子,以巧思“胜”过课堂枯燥。

在教学改革的道路上,他同样以创新致“胜”。2015年初登讲台时,“插U盘讲课、讲完就走”的传统模式让他深感不足。面对六个专业、十二套不重复试卷的考试难题,他萌生改革决心。没有在线平台,就用办公电脑重装系统搭服务器;第三方平台不好用,便自己买域名、改HTML代码适配手机端;2018年接触超星泛雅平台后,又借力楚课联盟资源发动学生共建课程。

2020年学校采购网络教学平台时,他的课程已完成两轮教学实践,成为首批省级线上线下混合一流课程。从省级第八届教学成果奖三等奖(第五完成人)到第九届二等奖(第二完成人),他的教学改革经验还通过新进教师微格训练营分享给更多同行,帮助青年教师实现“从职业适应到专业自觉”的跨越,以担当“胜”过个人得失。

黄胜为新进教师做入职培训

从实验室的微观世界到课堂的广阔天地,从科研攻坚的坚守到教书育人的热忱,黄胜用十年时光证明:真正的“胜利”,不在名利得失,而在于让知识之花在乡土大地上绽放。十年间,他把“胜”字写在了实验室的培养皿里,写在课堂的课件里,也写进恩施的山水乡土需求中。

未来,他将继续攥紧这份初心,在硒代谢研究的新赛道上深耕,在课程建设的细节里打磨,让更多学术成果落地,让更多青年学子成长,在鄂西的山水之间,把平凡的事做到动人心弦。

专题热点

  • 44118太阳成城集团师生集中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直播

  • 学校召开纪检监察干部党纪学习教育警示教育暨业务培训会

  • 学校召开纪检监察干部党纪学习教育推进会

  • 44118太阳成城集团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专家入校评估说明会召开